當前所在位置: 網站首頁 -- 正文

學院新聞

學院新聞

yl7703永利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
作者:高亮編輯:高亮審核:明庭慶時間:2024-12-20點擊:

(通訊員 高亮)12月9日下午,yl7703永利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在工程樓A201會議室開展2024年第9次集中學習研讨,專題學習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黨委委員、行政教工黨支部成員參加學習活動。學院黨委書記明庭慶主持學習活動并傳達黨代會精神。

明庭慶談到,貫徹落實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要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化黨建與業務相融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事業發展。他指出,學院全體師生要全面、準确、系統領會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逐字逐句研讀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将“以質圖強、融創緻新”融入到學院事業發展的全過程、融入到日常學習工作中,葆有“拼”的意識、“搶”的狀态、“實”的作風,堅毅笃行開啟新征程,踔厲奮發譜寫新華章。

院長廖慶喜聚焦學科築峰強基行動分享了學習體會。他談到,學科建設要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強化有組織的科研,立足産業化應用研究,突出優勢特色;深化學科交叉融合,善于運用現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等改造提升學科優勢,培育新興學科增長點,不斷提升學科創新力、競争力、影響力。

副院長譚佐軍談到,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字字凝聚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決心和意志,句句彰顯着勤讀立耕、立己達人的精神和踐行,處處體現牢記使命、奮發圖強的責任和擔當,成績令人鼓舞,目标令人振奮,深切地感受到了學校黨委謀篇布局的深遠視野和銳意進取的決心。我們需要在學校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偉大實踐中找準自己的坐标,堅持“五個必須”,融入數智時代,聚焦學科交叉,着力科研範式的轉型和教育教學的數字化轉型,交出“強國複興、華農何為”時代命題的滿意答卷。

黨委副書記瞿明麗談到,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黨代會報告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思想深邃、内涵豐富,為我們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思政骨幹隊伍是宣傳貫徹黨代會精神的排頭兵,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終把握人才決勝未來的不變規律,對标本科教育大會和研究生教育大會提出來的一系列要求,用新發展理念、改革要求,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遵循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規律,認真思考未來如何做好人才培養改革,把我們的主陣地越築越實;認真思考做好大思政工作,做好學生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做好工科品牌活動,繼續打造“創新工學、運動工學、書香工學、文藝工學”等品牌,努力培養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副院長徐克談到,要把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确定的“規劃圖”向着“施工圖”“實景圖”努力奮進,必須深刻踐行“以質圖強、融創緻新”這一新時期學校内涵式高質量發展“戰略指引”,樹牢“質”的導向,堅定“強”的抱負,強化“融”的思維,用好“創”的驅動。必須謀劃好學院的“戰略解碼”行動,對标學校新時期建設目标任務,聚焦學校所提出的“八項行動”“十三項計劃”“五項工程”,引導教職工主動把自己擺進去、把崗位職責擺進去,設計好每一名工學人的KPI。必須強化“戰略執行”,超前謀劃,力争主動,用好“擁抱數智時代”這把金鑰匙來解鎖未來事業發展的新密碼,創新開啟數智賦能教育教學改革、科研範式轉型、治理體系變革的工學實踐,打造更加開放、更高質量的學院事業發展新生态。

副院長丁幼春分享到,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以培養一流博士生為核心,高水平發展卓越而有靈魂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以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為重點,聚焦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深入推進與地方、科技創新領軍企業協同合作,培育富有國家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自主學習力、實踐創新力、數智創造力、全球勝任力的拔尖創新人才,為研究生教育培養改革提供了方向與重點,也為工程高端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賦予了新的内涵與使命。

副院長李善軍圍繞獅山創谷建設行動分享了學習體會。他談到,要瞄準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以“四個面向”為基礎,強化有組織科研,突出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要主動謀劃,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教科産融合創新平台、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等内容,加速培育重大創新成果,實現從科研成果到商業産品再到田間應用的快速發展。

副院長廖宜濤談到,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明确提出要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内,基本建成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成為世界高等農業教育高地、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和優秀人才富集區,這為我們的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藍圖,明确了路線。我們要深化人才培養體系改革,運用現代科技服務教育教學,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強化科技實踐實訓,拓展國際合作交流内容和方式,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融入到立德樹人的全過程。

審核人:明庭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