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态學院環境工程系韓樂教授做客我院精工講壇,以“面向廢水低碳資源化的新膜技術”為題在新工科樓G320開展學術交流報告,近90名師生參加,會議由我院賀清堯副教授主持。

會議伊始,韓樂教授分享了自身科研經曆,講述他在膜法水處理領域取得的成就。随後,韓樂從“低耗雙膜系統回收廢水中的氨氮”和“電化學阻抗譜科學解析膜污染”兩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
他談到,高效膜分離助力可持續性水處理、膜過程監測和新膜開發、“溶質-膜”相互作用體系三個方面形成一個閉環研究,主要應用于水體資源化處理技術,該技術可以使得對氨氮的回收率從40%增長到90%左右。他指出,氨氮資源化有很重要的意義,如果不對氨氮進行處理,它将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氨氮資源化處理采用污水廠脫氮、人工固氮-合成氮産生的物質還可以作為肥料,用于農業增産。針對雙膜系統耦合,韓教授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論證,耦合系統強化了铵離子富集并維持了氨氣捕集,同時采用費堿回收氨氮可以達到降低成本、以廢治廢的目的。他指出雙膜耦合系統能夠進一步優化氨氮回收的過程,保障氨氮回收技術的低影響性與可持續性。
在講解電化學阻抗譜科學解析膜污染問題時,韓樂教授介紹了膜污染的形成和危害,以及精準識别膜污染動态過程對低碳運維的積極作用。他指出了傳統的三種膜污染監測方法(基于傳統過程指标的方法、基于膜理化特性指标的方法、基于新型過程或膜特性指标)的不足,同時提出新方法電化學阻抗譜(EIS),EIS相較于常規監測方式更為靈敏地捕捉膜污染信号,并能成功确定出阈值通量,從污染機理層面上提供新的切入點。
會議最後,韓樂教授對與會師生提出的問題給予了細緻解答,并就相關問題與大家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讨。大家熱烈地讨論相關話題,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經驗。韓樂教授也對學生們給予了高度評價,并鼓勵他們繼續探索和追求知識。
圖文:單龍祥
審核:王賢波、丁幼春